使用齒輪泵用於定量充填,心得如下:
- 實際的液體輸送量會與"名義流量"有所差異(名義流量是定義每轉一圈,泵所輸送的液體量之理論值)。而導致此差異的原因眾多,就我實驗驗証、以及請教索富林先生所得知的原因敘述如下:
- 當出口阻力越大,輸出的液量越少。較小的出口管徑及較長的管路長度,將使其阻力增加,使輸出液量減少。
- 上述的現象,同樣適用於入口管路。
- 當轉速越快,輸出的液量越多。在轉速低於一定速度時(在我的實驗中,約是 1000RPM),可以容易觀察到這個現象;而當轉速高於一定速度,此現像則不明顯。
- 液體稠度越高,輸出的液量越少。
- 泵與泵之間,在相同條件下,輸送量也可能有些微的差異。
- 因上述的現象,於實際應用時,必須校準輸出量。且於日後因維修或其它原因須要更換管路時,需注意其管徑、材質、長度等必須相同,或是重新校準。
- 具備參數儲存功能,方便使用者於多種不同應用情況下(例如:不同的稠度、轉速、充填量...),快速切換。
- 因泵與泵之間存在著差異,故機構設計時,應使其獨立驅動,而不適合使用一顆馬達同時帶動多顆泵頭。
- 當齒輪泵於停止狀態時,入/出口間的液體(含泵體內)仍會由高向低流。例如:出口未端的高度比來源液面的高度較高時,當泵停止,其液體會流回源頭;反之亦然。所以需要在入口管路或出口管路中,加上單向閥或夾管閥這類的裝置,或是將出口端與來源端置於同一水平高度,以防止這個問題。
底下是名義與實際輸送量、線性,以及其穩定性測試的結果:
廠家:索富 型號:NP020
性能參數如下:(資料來源:索富官網)
測試條件:
- 入/出口連接器最小內徑約 Ø2.4mm
- 入口管路使用矽膠管,內徑約 Ø3.5mm,長 150公分,中間加一單向閥
- 出口管路使用鐵氟龍管,內徑約 Ø1.4mm,長 40公分
- 來源/出口端高低差約 20公分
- 入/出口採垂直攞置,下入上出,如下圖:
目前還在測試階段,所知道的只有這些,提供給您參考,謝謝!
全站熱搜